补偿器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补偿器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四川省成都市质监系统创新质监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0-01-18 15:35:10 阅读: 来源:补偿器厂家

创出一片新天地

——四川省成都市质监系统创新质监工作纪实

编者按

是墨守成规,还是大胆创新?这是衡量一个单位领导精神状态的关节点。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使队伍和机制充满活力。成都市质监局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该局从实际出发,积极创新理念、机制和方式,既使质监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不断提升,又使质监系统开始形成了“一潭活水”。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地质检部门重视和借鉴。

图为成都市质监局局长周道富(左二)带队深入企业考察。江东摄

□本报记者徐建华龚志伟张东/文

看到机关党委呈送的今年“两创新”(思路创新、工作创新)成果奖申报名单时,四川省成都市质监局局长周道富显得非常高兴。

61个申报项目,不仅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更重要的是,今年还有45个属新增项目,说明这项活动已经成为整个成都市质监系统自我创新的源泉和重要的展示平台。

从去年起,成都市质监局率先在全国质监系统推出思路创新、工作创新活动,该市质监系统的任何单位,只要在质监各项业务工作和内部管理工作上有思路创新、工作创新的项目,都可以参与申报和评奖。

“两创新”动员令一发出,立即在蓉城质监系统刮起了一股创新的旋风。去年就有60个项目参与首届“两创新”成果的角逐,最终38个项目获奖。

世界在变,创新不变。“通过创新调动全系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仅形成了一些解决质监工作突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方法、理念和思路,更逐步形成了不断进取、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良性机制。”周道富说。

如今,成都市质监系统在创新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

转变立足点

虽然全局上下已经花了3个月的时间进行论证,并反复征求了全部职工的意见,自己在现场投票时也投了“赞成”票,但当自己的身份从成都市质监局崇州分局办公室副主任变成稽查法规科科长时,张德海还是感受到了新岗位带给自己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和张德海一样感受到新挑战的,还有刘思雨、戴明。同样,他们也分别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行政业务管理科科长和质量技术监督二科科长。

新“身份”,来源于成都市质监局崇州分局2009年9月开始实施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挑战。质量安全监管责任重大,基层质监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成都市质监局崇州分局局长朱幼红表示,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在报请成都市质监局党组同意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内部管理体制。

传统的标准科、计量科、质量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设置的办公室、稽查法规科、行政业务管理科、质量技术监督科等8个科室,其中质量技术监督科一共有5个,分别按照崇州市的乡镇分布,划片进行管理。

“身份”变了,职责也跟着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单项选手”,如今要变成“全能选手”,挑战可想而知。尽管在质监系统工作多年,张德海、刘思雨和戴明还是感到了新的压力。

相互借阅资料、互相“拜师”……张德海、刘思雨、戴明不仅抓紧时间自学和向他人学习,而且他们还熟记崇州分局专门印发的,该书对质监工作每项具体工作的工作流程、关键控制点等,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以便很快适应新“身份”带来的新挑战。

如今,在新体制的激励下,他们不仅业务能力提升了,更感受到了许多新的变化:职责更清晰了、责任更明确了、衔接更紧密了,形象也更好了。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崇州市行政效能测试中,质监部门一举跃上榜眼的位置。

和张德海他们一样“身份”发生巨大变化的,还有成都市质检院新都中心主任阳庆华。阳庆华是前成都市新都区质检所副所长,2008年,成都市质监局进行技术机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将成都市各区县的质检所进行了统一调整,新都区质检所变成了成都市质检院的分中心。

原来的“块”状管理模式变成了新的“条”状管理模式,带来了新活力。“我们的业务流量、检测能力、技术实力明显增强,无论是自身的收入还是职工的收入,也明显增加。”阳庆华说,在新的管理体制下,成都市质检院可以统一分配资源,从资金、人员和培训等方面,对各分中心进行指导,形成了合力,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和相互竞争的状况,既增强了自身实力,也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成都市质监局副局长谭宗泽表示,成都市创新的这些工作体制,核心是质监工作立足点的转变,从以前的“别人围着我转”变成“我围着别人转”,跳出质监看质监,站在社会的角度开展质监工作。新的机制和体制,更利于质监工作服务社会、企业和群众。

抢占制高点

成都市质监局科技信息处处长张志强最近很忙。

忙,是因为成都市的6个国家级质检中心正处于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家具、鞋类、饲料质检中心已经通过国家认监委的资质审查并授权,其中家具中心更是已经按照市场化要求正式运行;国家光伏质检中心装修工程全面完成,设备调试正在进行中;国家中低压质检中心已完成土地选址、搬迁和设计招标工作,正准备开工建设。

不过忙中也有“乐”,6个国家级质检中心,不仅让成都市的国家级质检中心数量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的翘楚,更为成都市的经济发展贡献着重要的力量。

“质检中心的建设,一个最大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把质监工作放在了四川省和成都市发展的层面上进行考虑,围绕各地区的产业发展建设相应的质检中心,不仅为行政执法搭建了平台,更为服务政府和企业搭建了平台,抢占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带动了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张志强说。

抢占制高点,成都市的国家级质检中心建设,不仅受到了企业的欢迎,更吸引了当地政府的热情参与。在国家家具质检中心筹建过程中,成都市质监局采取“招标”的形式,与家具产业较为集中的崇州、彭州等地区政府进行洽谈,最终选择落户崇州。

作为成都市高新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双流县对于国家光伏和中低压质检中心的建设同样非常积极。通过与成都市质监局合作,双方创造性地以股份制的形式,共同建设国家光伏和中低压质检中心。

以市场为理念、以利益为纽带,立足跳起来摸得到、跑起来干得好,成都市的质检中心建设立足国内、瞄准国际,不仅与UL等国际机构开展合作,还力争使这些中心达到国际水准,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这样的制高点,不仅能带动产业发展,还利于质监系统的执法工作。“我们在执法中充分依托技术机构,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执法水平。”成都市质量技术稽查局综合处处长李俊彦说,通过向成都市质检机构、兄弟省市质监部门以及企业、行业协会学习,成都市执法打假工作更新了观念,取得了成效。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成都市质量技术稽查局发现,电线电缆的质量总存在让人不放心的地方。经多方打听,他们得知重庆市永川质监部门发明了一种电线电缆质量快速检测的执法方法。

今年5月,一支专门的执法技术学习小组立即奔赴永川,学习电线电缆电阻现场快速判定方法。学成归来后立即运用到执法实践中,不仅在实施执法抽检前,通过现场对电线电缆产品进行初判,执法人员对检查的产品是否存在问题已心中有数,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查处。

强化支撑点

打开网页、点击单位、查看交易记录……每天上班后,成都市质监局食品处副处长罗文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打开成都市猪肉质量安全溯源监管系统,实现对成都市猪肉质量产品原材料的有效监管。

这一切,得益于成都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创新和采用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以建立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打开罗文超办公室的电脑,不仅当天和以前的成都市相关生产企业购买猪肉的交易记录一目了然,而且还包含了猪肉类别、供货量、验货员等众多详细信息。

原来,对于任何一家成都市的相关生产企业来说,都必须按照规定,去有资质的指定屠宰企业购买猪肉,每次交易时,生产企业需要将装有芯片的“专用卡”交给屠宰企业刷卡。刷卡之后,交易的信息就会进入质监系统的数据库,成都市质监部门能够随时动态地了解情况。“这样一方面杜绝了生产企业猪肉原材料的质量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便于各区县分局进行检查。”罗文超说。

依据现代化的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正是成都市质监局在质监业务创新上的一大特色。不仅猪肉制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借鉴了最新的物联网和RFID技术,就连电梯等特种设备的监管,同样借助了信息化的手段。

和罗文超一样,成都市质监局特设处处长杨金伟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成都市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检查信息系统,查看全市特种设备实时的安全监管和运行情况。这个实行“看板管理”的监管系统,不仅提供了全市的特种设备检测情况,还能提供预警功能,通过先泛黄(1个月后必须检测)后泛红(超期或检验不合格)的方式,发出警报。

有了新技术的支撑,成都市质监系统的业务创新工作显得更加牢固和可靠,而依靠创新的形式,最终实现质量的提升,则是整个蓉城质监创新工作的最大落脚点。

10月21日,接到成都市质监局食品处的电话通知时,成都市隆福食品有限公司质量负责人陈龙福知道:质监局又要开质量分析会了。

作为成都市豆制品质量较为过硬的企业,陈龙福不仅自己充当了一回主讲人,介绍自己企业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经验,还面向全市的同行,一起参观了自己企业的生产车间。

请全行业的企业一起参观标杆企业、请专家讲授质量控制方法、请企业自己传授质量控制经验……通过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成都市的质量分析会正成为提升成都市产品质量牢固支撑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千年之前,居住成都的诗圣杜甫,以一首,写出了雨润蓉城的千古名作。如今,创新的“春雨”,也同样“润物细无声”,改变着成都市质监工作,或许等到某天“晓看红湿处”,早已“创新锦官城”。

代办设计资质

高档保温杯定制价格厂家

塑料杯子定制